债权拍卖及不动产拍卖的成交记录基本上都是真的 ,假拍的场次很少。
艺术品类拍卖成交记录基本上都有水份 。现场看成交的,实际不一定有成交。一般的拍卖公司,真实成交通常不到现场看到的百分之三十。
艺术品类假拍是行业内的通病。
古玩 、文物、艺术品 拍卖行中是怎么玩转潜规则的?
泰安古玩市场摆摊时间是每个星期六早上7:00到下午14:00左右 。泰安文化古玩市场位于红门路红门文化广场,每周六可以摆摊。
古玩
古玩 ,又称文物、古董等,是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化遗存物质,包括传世品和地下出土品。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 ,融合了历史学、方志学 、金石学、博物学、鉴定学及科技史学等知识内涵 。经历无数朝代起伏变迁,藏玩之风依然不衰,甚而更热。其中自有无穷魅力与独到乐趣。
鉴定工具
古玩鉴定仅仅凭借肉眼与经验识别 ,其可靠性会有很大的局限性,也存在困难并很难形成说服力,尤其是在拍卖现场或研讨会上 ,如今行业内都通过辅助性的便携式视频显微镜来进行现场识别!
如Anyty的MSA200 、WM401TV、WM601TV、WM401TVPC 、WM601TVPC等显微镜识别可把微小的东西放大,在100-200倍率、400-600倍率都可很清晰看到黏土的样式、气泡等情况,在显微镜下可一目了然 ,有经验的古玩爱好者,根据这些信息,就可判断古玩的年代 、出入及真伪 。
潜规则现身拍卖行,仿佛已成为各大拍卖公司和藏家不可避免的问题。下面我们为大家解密一下拍卖行的几个默认的潜规则!
潜规则一:“吊灯叫价”
拍卖师在竞价初期假装看到拍卖厅内有人出价 ,而实际上,拍卖师所指的方向并没有人举手,他只是在指着天花顶上的吊灯。
直到今天 ,在纽约,“吊灯叫价 ”仍然是百分之百合法的 。现行法例允许拍卖师以这种虚假形式叫价,前提是不能超出拍卖品的保底价即可 ,也就是卖家能接受的不对外公开的底价。
潜规则二:第三方保底赚提成
一个人拿出一件艺术品来拍卖,拍卖行有时会愿意进行第三方保证:由拍卖行找第三方约定一个价格作为保底价,这个价格是不公开的。
如果最终成交价没有超过保底价 ,第三方则需以保底价买下拍卖品,这样操作是为了让卖家可以有个最低价格的保障 。如果最终成交价超过保底价,那么担保方可以从超出的价差中提成 ,作为对担保方愿意保底的回报。超出部分一般按照30%-50%收取提成。
潜规则三:“成交价”不等于成交价
由于拍卖行的保密制度要求,卖家和买家信息对外保密,如果藏品的拍价为100万,那么你只要支付拍卖行10%的佣金10万 ,至于买卖双方的真是价格拍卖行是不管的。许多投机商人利用支付佣金的方式来炒高手中的藏品 。
潜规则四:估价为虚,中介费为实
小型拍卖行赚钱不是通过成交服务费而是中介费!
很多做着违法行为的小拍卖行都是这样的,从不会大张旗鼓宣传自己 ,甚至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骗得差不多就再换张皮销声匿迹”。
拍卖行员工经常去一些二手古董市场“掘金”,具体的方法是 ,看到有人买了“古董 ”,就以某拍卖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上前与其搭讪,热情地鼓动其参与自己公司的古董拍卖 ,并带对方去自己的拍卖行,对购买的古董进行免费评估。
然后找一些所谓的古董鉴定专家一本正经地告诉对方,他刚购买的古董是真品 ,非常值钱,希望他参与拍卖,然后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用 。
事实上,对方购买的“古董”很少有真品 ,但是在鉴定专家的口中,价钱一下子就提升了几倍甚至几十倍,这些都是小拍卖行骗人的伎俩 ,直接的体现是,对方交了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的中介费用后,他的“古董”在拍卖会上却卖不出去 ,但是中介费到时也不会退还了。
下期解密:拍卖行在官场上“雅贿 ”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。
本文来自作者[墨阳天]投稿,不代表言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jiaoyi.cn/leyi/865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言希号的签约作者“墨阳天”
本文概览:债权拍卖及不动产拍卖的成交记录基本上都是真的,假拍的场次很少。艺术品类拍卖成交记录基本上都有水份。现场看成交的,实际不一定有成交。一般的拍卖公司,真实成交通常不到现场看到的百分...
文章不错《拍卖会上的成交记录是真的吗?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