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自清的绿现代诗

《绿》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。

全文以热情的笔调,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,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,写得清新细腻,漂亮缜密 ,精致玲珑 ,诗意盎然 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。

该文第一部分点明题旨,引出全文。虽然仅仅一句话,却交代了时间(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) 、地点(仙岩)和描写对象(梅雨潭的绿) ,紧扣题目,突出表现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惊服心情 。

第二部分(第二自然段)写梅雨瀑的景色 。先交代梅雨瀑最低。然后写梅雨瀑的远景:听见的是“花花花花的声音”,望到的是“一带白而发亮的水 ”。接着写梅雨亭及其奇特的位置 ,最后写了梅雨瀑的近景和梅雨瀑的水花 。这些景物,都为下边写梅雨潭的绿起到了烘托作用。同时说明梅雨瀑是梅雨潭形成的原因,也是梅雨潭的环境。

文章赏析

作者笔下梅雨亭“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,上下部空空儿的;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”一个“踞”字,气势尽出;一个“浮 ”字,神态毕现:一“踞 ”一“浮” ,化静为动,把凌空而立、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惟妙惟肖、神采飞扬绘画美,如作者在描写山间瀑布时 ,“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 ,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。”

以一个“镶 ”字描绘瀑布处在山间的状态,既准确恰切,又形象逼真 ,使瀑布富于立体感音乐美,《绿》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 、和谐的旋律,读起来琅琅上口 ,娓娓动听,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,产生“既能悦耳 ,又可赏心,兼耳底而有之。”的审美效果。

1 、《绿》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 。全文以热情的笔调,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,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,写得清新细腻,漂亮缜密 ,精致玲珑 ,诗意盎然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。

2、《春》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 。《春》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,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,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。

在该篇“贮满诗意”的“春的赞歌 ”中 ,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、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,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。

3 、《匆匆》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。文章紧扣“匆匆”二字,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 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。

4、《白种人—上帝的骄子》著于1925年6月19日,作者朱自清。该文章于1925年7月5日发表于《文学周报》第180期。

5、《航船中的文明》是一篇记叙散文 。作者朱自清在不到两千字的行文中,辛辣地讽刺了所谓“国粹”和所谓“精神文明 ”。

本文来自作者[箫璃]投稿,不代表言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jiaoyi.cn/leyi/8590.html

(12)
箫璃的头像箫璃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箫璃的头像
    箫璃 2025年10月29日

    我是言希号的签约作者“箫璃”

  • 箫璃
    箫璃 2025年10月29日

    本文概览:《绿》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。全文以热情的笔调,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,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,写得清新细腻,漂亮缜密,精致玲珑,...

  • 箫璃
    用户102901 2025年10月29日

    文章不错《朱自清的绿现代诗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

邮件:言希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