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什么书

宋应星(1587~1661) ,字长庚,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。明末清初科学家 。其所著《天工开物》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,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,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。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它为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”。故选C 。

老子

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,在世界的东方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,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太清宫镇降生了一位伟人老子。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 、思想家、道学家派的创始人 ,被当代评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。大家知道在老子之前 ,社会上仅有一些哲学观点出现,从《老子》开始形成了系统的哲学理论 。因此,鹿邑这块宝地 ,即是降圣的仙乡,又是东方哲学的发源地 。

据司马迁《史记》卷六十三《老子韩非列传》记载:“老子者,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,姓李氏,名耳、字伯阳 、谥号聃,周守藏室之史也。孔子适周 ,将问礼于老子 ”。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云:“苦之史也 。孔子适周,将问礼于老子”。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云:“苦县本属陈,春秋时楚灭陈 ,而苦又属楚,故云楚苦县。”郦道元《水经注》称:“边韶老子碑云老子楚相人也,相虚荒 ,今属苦 ,城犹存,在赖游乡之东,涡水处其阳 ” ,(元初涡河由太清宫南边改道走太清宫北边) 。翻阅历代国史,各种词书,名人论著以及《河南省志》、《归德府志》、《鹿邑县志》 、《江南通志》 、《安徽省通志》、《毫州志》都明确记载 ,老子生地在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。史学界、哲学界 、宗教界及研老专家,或著书立说,或撰写老证论文 ,认为老子生于鹿邑太清宫镇证据凿凿。据《毫州志》记载:“太清宫在城西四十五里,今属鹿邑,老子所生地” 。《江南通志》(清顺治时期 ,今安徽与江苏合称江南省)卷二百,有一项“辨讹”,专门考证旧志中的讹错其中有对李耳的考证。结论是:“李耳 ,归德鹿邑人 ,非今江南地。唐宋之毫州,邻六县,惟谯、城父二县今江南境 ,余俱属河南 。旧志载李耳凤阳人物中,误矣 ”。在重修《安徽省通志》卷二百六十,却有这样两段记载:“太清宫在毫州西四十五里 ,老子所妊之地,基地犹存,旧名紫极宫 ,唐天宝二年改 ”。再一段是:“陈抟为毫州真源人,今河南归德府鹿邑县地,旧志收入颖州 ,与老子误同,兹并削之” 。写得明明白白,自动纠正了过去的错误记载 。一九九一年 ,新华社合肥五月十日电 ,报道安徽毫州决定举行世界老子学术研讨会的消息称:“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,又称聃,是与孔子同时代并齐名的一位古代思想家 ,也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,其家乡在与毫州毗邻的今河南省鹿邑县”。实事求是,是我们传统的学风 ,应该发扬光大。

老子在中国思想史、文化史 、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 。老子是人,但要从宗教文化去研究,他又是神 ,是道教的教主。群众尊称为老君爷。老子由人而神有一个历史衍化过程 。唐代封老子为“太上玄元皇帝 ”并非突然而来,盖早有“太上玄元”之名。从司马迁讲“盖老子百六十余岁,或言二百余岁 ,以其修道而养寿也。”说明西汉时已流传着老子修道养寿是活了几百岁的活神仙了 。东汉边韶《老子铭》曰:“老子先天地而生 ”,又曰“老子离合于混沌元气,与三光为始”。老子在后汉时期 ,已经完全神化 ,成为尊神、教主,所以汉桓帝于宫中产黄老浮屠之祠,把黄老与浮屠并列 ,前者是道教的教主,后者是佛教的教主。这里所谓的“黄老”即指老子而言 。因此在汉桓帝延熹八年(公元165年)命中常侍左官到苦县(鹿邑)祭祀老子。延熹九年(166年)桓帝在濯龙宫亲祠老子。可见这时老子已经成为神圣的教主 。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道教宫观,鹿邑的太清宫始建于汉延熹八年 ,老君台始建于唐初,香火久盛不衰,老子以太上老君受到群众的尊奉 。

老子留下的五千言《道德经》 ,博大精深,中国文化的大宝藏—也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第一部名著。其内容涉及哲学、文学 、兵学、美学、医学 、社会学、伦理学、天文学 、养生学,被誉为百科全书。他的清静无为的学说 ,一物两项的转变率的辩证理论,深邃的天人之际的哲理,两千五非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。作为文化基因 ,渗透到人们的生存方式 、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。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 、审美观、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。《道德经》不但影响了汉代以来两千年的思想史 ,而且也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,已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 。从古至今注释者三千余家,出版发行量居世界第二。当今 ,兴起了全球的“老子 ”热,老学研究空前高涨。最近几年各地连续召开国际性的老子学术研讨会议 。一九九三年德国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;一九九四年鹿邑举办老子国际学术研讨会议;一九九五年中国社科院在西安举办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。这样频繁的国际性研老活动,历史上是没有的 ,它樗着老学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,达到了新的水平。

老子思想所以能够发生这样巨大的历史影响,一方面是由于对远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作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,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;另一方面是老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,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以“道”为本体论的哲学体系,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。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全主位的影响 ,并对现代文化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。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大的贡献,就是指出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及其存在的根据的形上之“道”,创立了以“道 ”为核心 ,包括体体论、辨证法 、认识论和人生哲学等内容的系统的哲学思想体系。老子的本体思考和方法思考 ,使“道”真正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,最基本的原动力 。从先秦道家、两汉黄老学、魏晋玄学 、隋唐佛学、宋明理学对老子道论的继承和对老子提出的诸如“道”、“德 ” 、“有 ”、“无”、“动” 、“静 ” 、“无极”等范畴的援用可以看出,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。由于老子思想是一个概念丰富的思想体系 , 对自然、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、准确的洞察,因此,它获得了某种特殊的理论品质 ,蕴藏着许多理论生长点和不同思想体系。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,仍需要借鉴老子哲学思想。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义 。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“道”范畴。老子的“道 ”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,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。形而上的“道”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,人与社会的关系,人与自身的关系上,就成为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世 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,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,主张人应顺任自然,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。在个人与他人 、与群体的关系上 ,老子提出“无争”的处世原则 ,主张挫脱解纷,和光同尘,反对争功名利禄 ,达到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。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,老子提出了“深根固柢 ”的“长生久视之道” 。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,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提供着积极的智慧。我们要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,开拓和谐的天下,创造美好的人间.

本文来自作者[一梦缘起]投稿,不代表言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jiaoyi.cn/leyi/8525.html

(37)
一梦缘起的头像一梦缘起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一梦缘起的头像
    一梦缘起 2025年10月29日

    我是言希号的签约作者“一梦缘起”

  • 一梦缘起
    一梦缘起 2025年10月29日

    本文概览:宋应星(1587~1661),字长庚,奉新县宋埠镇牌楼村人。明末清初科学家。其所著《天工开物》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,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...

  • 一梦缘起
    用户102901 2025年10月29日

    文章不错《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什么书》内容很有帮助

联系我们

邮件:言希号@gmail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