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 。(1)文殊广法天尊(后入释成佛:文殊菩萨):洞府--五龙山云霄洞;徒弟--金吒;法宝--遁龙桩。
(2)普贤真人(后入释成佛:普贤菩萨):洞府--九宫山白鹤洞;徒弟--木吒 法宝--吴钩剑。
(3)慈航道人(后入释成佛:观音大士):洞府--普陀山落伽洞;徒弟--无;法宝--玉净瓶。
如来佛祖座下都有哪些神仙 ,道场各在什么地方?
十二金仙是:广成子 、赤精子、黄龙真人、惧留孙、太乙真人 、灵宝大法师、文殊广法天尊、普贤真人 、慈航道人、玉鼎真人、道行天尊 、清虚道德真君 。
1、广成子:
广成子,相传是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 ,修行于崆峒山和神仙洞,黄帝听说后专程去拜访他 ,并拜广成子为师,问治国之术。
2、赤精子:
赤精子是道教古仙人。其传说始见于《列仙传》,后亦为《搜神记》《拾遗记》《广黄帝本行记》《仙苑编珠》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诸书所载 。
3 、黄龙真人:
黄龙真人 ,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,是出自明代神话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虚拟人物,元始天尊阐教门下的二代弟子 ,玉虚十二仙之一,坐骑为仙鹤,道场在二仙山的麻姑洞 ,没有徒弟。
黄龙真人,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,是出自明代神话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虚拟人物 ,元始天尊阐教门下的二代弟子,玉虚十二仙之一,坐骑为仙鹤,道场在二仙山的麻姑洞 ,没有徒弟。
4、惧留孙:
惧留孙,为中国明代神魔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阐教上仙,是玉虚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之一 。修行于夹龙山飞云洞的道场 ,收有门徒土行孙。
5、太乙真人:
太乙真人,男,是中国明代神怪小说《封神演义》 、清代小说《狐狸缘全传》、《济公传》及评书《群仙破天门》等作品之中的虚拟人物 ,昆仑玉虚十二上仙排名第五位。
6、灵宝大法师:
灵宝大法师是中国神魔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虚拟人物 。道场:崆峒山 元阳洞。兵器:佩剑。《封神演义》中灵宝大法师:阐教元始天尊的门下十二上仙之一 。
7、文殊广法天尊:
文殊广法天尊,出自明代神魔文学小说《封神演义》 、清代车王府《封神榜》中的虚拟人物。是三友之中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之一,昆仑玉虚十二仙之一。
8、普贤真人:
普贤真人 ,出自明朝神怪小说《封神演义》,是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上仙之一,曾协助武王伐纣。
9、慈航道人:
慈航道人 ,是明代神魔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的原创人物,为阐教元始天尊弟子 。道教的慈航真人即是根据《封神演义》慈航道人所塑造的道教女真。
10 、玉鼎真人:
玉鼎真人,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人物,为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 ,阐教“十二上仙 ”之一,乃姜子牙的同门师兄,弟子是杨戬。道场在玉泉山金霞洞 。镇洞之宝是“斩仙剑”。
11、道行天尊:
道行天尊 ,是明代神妖小说《封神演义》里的虚拟人物,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上仙之一,中国神话中的仙人。
12、清虚道德真君:
清虚道德真君 ,是中国明代神话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记载的神话人物,阐教元始天尊座下的玉虚十二仙人之一 。自称炼气士,道场为青峰山紫阳洞 ,座下收有两名弟子:杨任 、黄天化,侍童为白云童子。
鸿钧老祖为啥出台封神榜?慈航惧留孙为何弃道从佛呢?
如来佛祖座下有菩萨、罗汉。哪来的神仙? 倒是相传如来佛祖座下的有几个菩萨有的原是神仙后参的佛 。
文殊广法天尊是后来的文殊菩萨, 道场是五台山;慈航道人是后来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,道场是普陀山;普贤道人是后来的普贤菩萨 ,道场是峨嵋山。
佛、神仙是不一样的,佛是不在轮回里,就是说不会死的。神仙属于轮回六道中天道 ,天寿尽了也是会重新轮回的 。神和仙又不一样,神有固定的职责,仙没有。
封神大战结束后 ,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有四位金仙,叛出阐教,改投西方教。这四人分别是惧留孙 、慈航道人、文殊天尊、普贤真人。
在玉虚宫中 ,这四位金仙颇受元始天尊器重,最直接的一个证据就是在万仙阵大战时,元始天尊对这四位弟子又是施展灌顶之术 ,又是赐予仙宝神器,助这几位弟子大杀四方,成就赫赫功业 。
正是在这几位弟子联手之下 ,截教虬首仙 、金灵圣母等强者悉数被杀。
按照常理,这几人在提升修为,得到宝物之后,该对师父元始天尊感恩戴德 ,忠心有嘉。那么,为何在封神大战结束后,这四人却同时改换门庭 ,背叛元始天尊,改投了西方教呢?
这就要说到鸿钧老祖对封神世界的布局了 。
在封神世界中,阐教与截教十分强大 ,然而他们的势力局限于世界的东方,广袤的西方世界被另一股强大势力占据,那就是由接引道人、准提道人出任掌教的西方教。
按原著描述 ,西方教虽然门徒寥落,却同样有两位强大圣人坐镇。教主接引道人道法高明,副教主准提道人战力强悍 ,诛仙阵、万仙阵五圣大战时,接引道人、准提道人都有不俗表现 。尤其是准提道人,竟以七宝妙树绞碎通天教主青萍剑,其真正实力或还在元始天尊之上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 ,鸿钧老祖对接引道人 、准提道人这两位晚辈非常尊重。
在万仙阵大战结束后,鸿钧老祖唯一一次降落红尘,老子、元始天尊、通天教主战战兢兢 ,跪地恭迎,接引道人 、准提道人本欲俯身下拜,却被鸿钧老祖拦住 。
接引准提的实力再强 ,也强不过老子,更不要说是鸿钧老祖本人。可是鸿钧老祖不但阻止二人跪拜,还请二人在一旁入座 ,并称二人为道友。按鸿钧老祖的意思是双方教派不同,行礼时不必拘泥 。
鸿钧老祖这番话颇有深意。
就算接引、准提与鸿钧是不同教派,但他二人实力低鸿钧一个大境界 ,鸿钧以待小辈之礼待之,完全没有问题。可是为何鸿钧老祖对接引准提十分客气,竟一面让接引准提在旁高坐,一面却让三个徒弟匍匐跪地呢?
显然鸿钧老祖在意的并非接引准提 ,而是西方教两位掌教背后的势力。
原著中几位圣人登场时都各有出场诗,与老子、元始天尊 、通天教主一样,接引道人、准提道人都是在混沌时期就已得道 。换言之 ,他们也都是外星人,是在封神世界开辟之后方才进入这方世界传道,也就是说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应该还有师父 ,并且他们师父的实力绝不在鸿钧老祖之下。
封神大战看似是人间王朝更替战,实则是鸿钧老祖对封神世界势力的大整顿。
当时封神世界的东方,截教号称万仙来朝 ,一家独大 。阐教名义上与截教并立,实际上除了两位圣人之外,只有燃灯一位准圣 ,以及十来位金仙,即便加上昊天上帝的天庭势力,也无法与截教抗衡。
于是鸿钧老祖推出封神行动,重点打击截教 ,将截教大多数神仙击杀,并在死后封神,让他们转换入昊天上帝管辖的天庭势力。
然而 ,在封神行动中,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利用手中权力,抬高阐教 ,阻击截教,致使在封神行动中殒落的几乎都是截教仙人,阐教除了少数三代弟子与一些二代杂鱼 ,就没有一位金仙强者殒落 。
如此,在截教衰微之后,阐教势力崛起壮大 ,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截教。
这一点,是鸿钧老祖不愿意看到的。因此,在扶持阐教的同时,鸿钧老祖必然会稍微削弱元始天尊的势力 。
更为重要的 ,是鸿钧老祖不愿意看到封神世界还有一股不受他掌控的势力,那就是西方教。封神行动,鸿钧老祖表面上是打击截教 ,骨子里却是要一统封神世界。
然而西方教背后的大神其实力或不在鸿钧老祖之下,若明刀明枪对着干,休说是阐教、截教 ,就算是鸿钧老祖,多半也会吃亏,于是他巧手布局 ,在推动封神行动时,让元始天尊以送出截教弟子为代价,引诱西方教二圣出手 。
在封神大战中 ,准提道人先后招募了马元 、法戒、孔宣等强大仙人,在万仙阵时,接引道人更一口气收编了三千截教仙人,这些人也就是后来西方佛门的三千揭谛 ,马元、法戒 、孔宣、定光仙等人,加入西方教后或者做了菩萨,或者成就佛位 ,都在西方教占据一定高位。
元始天尊一方面不想让西方教落入截教之手,一方面也是秉承师父鸿钧老祖旨意,于是在封神大战结束后 ,极有可能是在元始天尊的授意之下,惧留孙、慈航、文殊 、普贤才会背叛阐教,改投西方教。
加上燃灯道人也改投西方 ,一时间在西方教中,已有五位出身阐教的仙人。更为重要的是,得到老子元始天尊允许 ,燃灯道人将赵公明定海珠吞没,并借助定海珠之能,修炼至混元大罗金仙之境,成为新一代圣人 。惧留孙也顺利成佛 ,慈航、普贤、文殊成为三大士。
不知不觉间,出身东方的道门势力竟已夺取了西方教控制权。正因如此,燃灯道人才能取代接引 ,成为西方教新一任教主,接引准提反倒退居二线 。
总之,惧留孙 、慈航等四人实力就算再强 ,也绝不能跳出元始天尊掌控。他们改投西方教,必然是出于元始天尊授意。
本文来自作者[依童小仙女]投稿,不代表言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jiaoyi.cn/leyi/8469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言希号的签约作者“依童小仙女”
本文概览:是。(1)文殊广法天尊(后入释成佛:文殊菩萨):洞府--五龙山云霄洞;徒弟--金吒;法宝--遁龙桩。(2)普贤真人(后入释成佛:普贤菩萨):洞府--九宫山白鹤洞;徒弟--木吒...
文章不错《佛教中的文殊、普贤、观音三位菩萨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-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