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不止四位,有甘德、石申 、落下闳、贾逵、张衡 、祖冲之、刘洪、何承天等。
1 、甘德
甘德 ,战国?时楚国人 。生卒年不详,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。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,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三的最早发现者。
他著有《天文星占》8卷、《岁星经》等 。后人把他与石申各自写出的天文学著作结合起来 ,称为《甘石星经》,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。
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,仅有部分文字为《唐开元占经》等典籍引录 ,从中可以窥知甘德在恒星区划命名、行星观测与研究等方面有所贡献。
甘德还以占星家闻名,是在当时和对后世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甘氏占星流派的创始人,他的天文学贡献同其占星活动是相辅相成的 。
2 、石申
石申 ,生卒年待考。又名石申父、石申夫或石申甫,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、占星学家,开封人 ,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。
著有《天文》八卷(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《石氏星经》) 、《浑天图》等 。《天文》八卷与甘德的《星占》八卷,合称《甘石星经》,《甘石星经》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。
3、落下闳
落下闳(前156年—前87年),字长公 ,西汉时期天文学家,巴郡阆中(今四川阆中)人。他创制《太初历》,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;提出浑天说 ,创新中国古代“宇宙起源”学说;发明“通其率”,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。
汉武帝元封年间(公元前110~前104年)为了改革历法,征聘天文学家 ,经同乡谯隆推荐,落下闳由故乡到京城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他和邓平、唐都等合作创制的历法,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。
4、张衡
张衡(78年—139年) ,字平子。汉族,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)人 ,南阳五圣之一 ,与司马相如 、扬雄、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。
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 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,在东汉历任郎中 、太史令、侍中、河间相等职。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,于永和四年(139年)逝世,享年六十二岁。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。
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《灵宪》 、《浑仪图注》等 ,数学著作有《算罔论》,文学作品以《二京赋》、《归田赋》等为代表。
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张衡集》14卷,久佚。明人张溥编有《张河间集》 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 。
张衡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 、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发明了浑天仪、地动仪,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被后人誉为“木圣 ”(科圣) ,由于他的贡献突出,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“张衡环形山”,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“张衡星”。后人为纪念张衡 ,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。
5、祖冲之
祖冲之(429年—500年),字文远,出生于建康(今南京) ,祖籍范阳郡遒县(今河北涞水县),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。
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,其主要贡献在数学 、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。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,首次将“圆周率 ”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,即在3.1415926和3.1415927之间,他提出的“祖率”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。
直到16世纪,阿拉伯数学家阿尔·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。
由他撰写的《大明历》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 ,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。其主要著作有《安边论》《缀术》《述异记》《历议》等。
百度百科——天文学家
百度百科——甘德
百度百科——石申
百度百科——落下闳
百度百科——张衡
百度百科——祖冲之
中国十大天文学家
中国比较杰出的天文学家有:郭守敬、徐光启、僧一行 、祖冲之、张衡、苏颂等 。
一 、郭守敬
郭守敬是元代的一位科学家,其制定的《授时历》,曾通行过360多年 ,他发明的玲珑仪,更是一种新型天文观测仪器,对天文发展有着巨大贡献。其自幼是由祖父郭荣带大 ,他早年师从刘秉忠、张文谦,成年后不久就开始出仕治水,在西夏治水取得不错的成果。
二、徐光启
徐光启是明代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,其一生有着许多的著述,除翻译以外,他还有很多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,如《测量异同》《勾股义》等 。不过他用心尽力的还是对祖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。他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工夫 ,收集材料,分析研究,写出了一部被后人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《农政全书》。
三 、僧一行
僧一行出生于公元683年 ,是唐朝僧人 。中国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和释学家,其博览无不知,尤善于数 ,钩深藏往,作为一名发明家,其曾制造黄道游仪 ,制造水运浑天仪,发明了天文测量,制定《大衍历》 ,在制造天文仪器、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有很大贡献。
四、祖冲之
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跟天文学家,其一生钻研自然科学,他创制的《大明历》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,并为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。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,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。
五 、张衡
张衡出生于78年,其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 、文学家。其一生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、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发明地动仪 、改进浑天仪 ,开创中国天文、地理研究之先河,被后世誉为木圣。
六、苏颂
苏颂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,是于1020年的时候出生的 ,其幼承家教,勤奋好学,精通经史百家 ,学识渊博,举凡图纬 、阴阳、五行、星历 、山经、本草无不钻研 。在其去世之后,南宋理宗时赐号正简 ,后人辑有《苏魏公文集》。
中国十大天文学家
一、石申
石申,生卒年待考。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,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 、占星学家。开封人 。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。著有《天文》八卷(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《石氏星经》)、《浑天图》等。《甘石星经》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。
二、张衡
张衡(78年—139年),字平子。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)人。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 ,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 、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;在数学、地理、绘画和文学等方面,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。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,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,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,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。张衡得到很多荣誉,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。一些现代学者将他的工作和托勒密(86年—161年)相提并论 。1802号小行星以张衡的名字命名。
本文来自作者[惜萱]投稿,不代表言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jiaoyi.cn/leyi/8423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言希号的签约作者“惜萱”
本文概览: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不止四位,有甘德、石申、落下闳、贾逵、张衡、祖冲之、刘洪、何承天等。1、甘德甘德,战国?时楚国人。生卒年不详,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。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...
文章不错《中国伟大的天文学家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