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八的由来和传说
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俗称“腊八 ” ,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。
相传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,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 ,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,舍弃王位,出家修道 。经六年苦行,于腊月八日 ,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。
在这六年的苦行中,释迦牟尼每日仅食一麻一米。后人为了不忘记释迦牟尼所受的苦难,于是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吃粥以纪念他 。佛教传入中国后 ,各地兴建寺院,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。
在我国北方,有 “小孩小孩你别馋 ,过了腊八就是年”之说,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。每到腊八节,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 ,泡腊八蒜,吃腊八面腊八粥。在南方腊八很少提,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。
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是“喝腊八粥”。腊八粥 ,又称“七宝五味粥 ”、“佛粥” 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年以上了 。每逢腊八这天,不论是朝廷官府、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。到了清朝 ,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。
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 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
中秋节又称祭月节、月光诞 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拜月节 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。根据我国的历法 ,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,为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为“仲秋” ,而八月十五又在“仲秋 ”之中,所以称“中秋” 。
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:嫦娥奔月 、玉兔入月宫、月下独酌、玄宗故事 、玉兔捣药、吴刚折桂、朱元璋月饼起义等,我认为在中秋节的众多故事中值得一提有5个 ,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:
?中秋节的故事之一:嫦娥奔月?
相传在远古时期,有一位射术高超的勇士叫后羿,他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。有一年天上突然出现十个太阳,酷热让百姓陷入绝境 ,为解除百姓的苦难,后羿射下九个太阳。后来后羿前往昆仑山访友求道,巧遇经过此地的王母娘娘 ,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。据说服下此药,能即刻升天成仙。然而,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 ,便暂时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。 ?
逢蒙得知消息后想把仙药弄到手,趁后羿出门狩猎之机,持剑威逼嫦娥交出仙药。嫦娥知道自己并非蓬蒙的对手 ,情急之下,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。她刚吞下药,身子立刻向天上飞去。由于牵挂着丈夫 ,嫦娥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,待在了广寒宫。广寒宫里寂寥难耐,嫦娥催促吴刚砍伐桂树,让玉兔捣药 ,想配成飞升之药,盼早日与后羿团聚 。?
同时,思念爱妻的后羿 ,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的名字时,发现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,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 ,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,向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从此,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。
?中秋节的故事之二:玉兔入月宫?
传说很久以前 ,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,得道成了仙 。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,个个生得纯白伶俐。一天 ,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,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,踏着云彩上天宫去。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,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 。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,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。听完她的遭遇后,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,很同情她。但是自己力量微薄 ,能帮什么忙呢?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,多么寂寞悲伤,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 ,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,它立即飞奔回家 。
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,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。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 ,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,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!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,一个个泪流满面。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 ,你们愿意陪伴我吗?嫦娥为了解救百姓,受到牵累,我们能不同情她吗?孩子,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!”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 ,都表示愿意去。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,笑了 。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。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,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!
?中秋节的故事之三:吴刚伐桂?
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 ,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。也不顾对方的拒绝,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 。嫦娥不堪其扰,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 ,它枝条太长了,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,便答应你的追求。吴刚心花怒放 ,心想这算什么难题,抡起斧头就砍。可每次拔出斧头,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 。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 ,桂树总是不断。一至砍到今天。?
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: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,本为樵夫,醉心于仙道,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 ,因此天帝震怒,把他居留在月宫,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 ,并说:“如果你砍倒桂树,就可获仙术 。 ”但吴刚每砍一斧,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 ,日复一日,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。
传说月中有桂树,《淮南子》已言“月中有桂树” ,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,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。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,以唐代段成式《酉阳杂 俎》前集卷一《天咫》所载最为具体 ,其云:“旧言月中有桂 、有蟾蜍,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常斫之,树创随合 。人姓吴名刚 ,西河人,学仙有过,谪 令伐树。”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 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错误,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 ,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--月桂。月桂高达五百丈,随砍即合,炎帝 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。李白诗中有“欲斫月中桂 ,持为寒者薪 ”的记载 。
?中秋节的故事之四:貂蝉拜月?
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,国色天香,有倾国倾城之貌。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 ,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,愿为主人担忧。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,设下连环计 。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,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。吕布英雄年少 ,董卓老奸巨猾。为了拉拢吕布,董卓收吕布为义子 。二人都是好色之人。从此以后,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 ,送吕布於秋波,报董卓於妩媚。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。
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,心怀不满。一日 ,吕布乘董卓上朝时,入董卓府探貂蝉,并邀凤仪亭相会 ,貂蝉见吕布,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,吕布愤怒。这时董卓回府撞见 ,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,吕布飞身逃走,从此两人互相猜忌,王允便说服吕布 ,铲除了董卓 。
传说貂蝉降生人世,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;貂蝉午夜拜月,月里嫦娥自愧不如 ,匆匆隐入云中;貂蝉身姿俏美,细耳碧环,行时风摆杨柳 ,静时文雅有余,貂蝉之美,蔚为大观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 ,让弄权作威的董卓、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,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。
?中秋节的故事之五:朱元璋月饼起义?
元朝末年,中原地区的百姓不堪忍受残酷的统治。爱国人士便纷纷奋起 ,各路英雄以朱元璋为领导,联合抗击朝廷 。但是,当时的朝廷搜查十分严格,起义军们相互传递消息十分不方便 ,这时,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条妙计,让下属将写有“八月十五杀鞑子”的字条藏进了饼里 ,再派人传送到各地的起义军,以这样的方式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的晚上起义。果不其然,到了起义那天 ,各路起义军一齐响应,很快,起义军就攻下了城池 ,起义成功了。
另外,还有传说刘伯温命令下属扮成道士到各县去卖符,并称:今年天将降灾 ,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,旗帜将藏于大饼中 。到了这天,各地民众都切开大饼,将其中所藏的旗帜挂了起来 ,家家户户都飘着日月旗,起义声势大振,元人看了非常震惊。
朱元璋进军成功 ,元朝就这样被顺利的推翻了。后来,这种日月旗就是“明”旗 。当胜利的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时,他高兴得当即下令:在每年的这一天 ,全体将士与民同乐,也将对这次起义成功起到重要作用的饼作为糕点赠予大臣们,并取名称之为“月饼 ”。
从此之后 ,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,而且人们对月饼制作的工艺越发精细,品种更多 ,甚至成为馈赠亲朋的佳品。
中秋节的故事南北各不相同,但有一点基本上是一致的,那就是全家团圆、走亲访友 、看望长辈等,愿我们能将这些饱含浓浓亲情和美好心愿的习俗和来历牢记心中 ,代代相传 。
本文来自作者[庹浩宇]投稿,不代表言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jiaoyi.cn/leyi/841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言希号的签约作者“庹浩宇”
本文概览:腊八的由来和传说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俗称“腊八”,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,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。相传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,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...
文章不错《腊八的由来和传说》内容很有帮助